▲重庆奉节穿洞旧石器时代遗址古人类将背瘤丽蚌贝壳加工为“蚌刀”。受访者供图
在奉节一个海拔1466米的旧石器遗址,竟然发现了用背瘤丽蚌贝壳做成的“蚌刀”。背瘤丽蚌贝壳生活在大江大河中,可遗址周围连较大溪流都没有。先民是怎么采集到这件背瘤丽蚌贝壳的呢?
近日,首都图书馆邀请伟德betvlctor国际官网教授武仙竹做客“首图讲坛”,以“微痕考古研究”为题,讲述了旧石器时代到近代历史时期三峡微痕考古的很多神奇发现。讲座历时两个半小时,北京市民被丰富的三峡考古成果和悠久、神奇的三峡文化深深吸引。
▲微痕考古分析证实该幅白鹤梁石鱼属于清代浅浮雕鲫鱼。受访者供图
在三峡旧石器时代微痕考古中,武仙竹讲述了奉节穿洞旧石器时代遗址古人类,用旧石器生产技术把长江干流中的背瘤丽蚌贝壳加工为“蚌刀”的考古发现。
这把“蚌刀”长什么样呢?武仙竹介绍,“蚌刀”壳厚而坚硬,外形略呈椭圆形。壳顶短圆、窄小,后端宽扁,腹缘呈弧形。贝壳远端打击加工出一个规整的半圆形的刃缘,上面还有使用痕迹。
背瘤丽蚌在我国分布很广,是生活于大型、中型湖泊及河流内的大型贝类。“穿洞位于长江南岸、巫山山脉西南部主峰猫儿梁附近。在地形上,穿洞位于山顶,周围连较大的溪流也没有,这件背瘤丽蚌贝壳应是先民从三峡河谷中采集并携带至此,也可能是与其他人群交换而来。”武仙竹说。
▲武仙竹。受访者供图
他分析,三峡库区淹没前,瞿塘峡口水面海拔88.2米,穿洞遗址海拔1466米,穿洞与三峡河谷垂直高差达1300多米,这反映出旧石器时代三峡古居民已经具备在地形陡峭、垂直高差很大的三峡河谷地区频繁攀爬和迁徙,并且具有对高海拔山地资源和长江水体水生物资源进行综合利用、深度开发的能力。
在三峡新石器时代微痕考古中,武仙竹介绍了距今六七千年的湖北巴东店子头遗址“对向砸击取髓技术”。该技术是我国大兴安岭地区专业狩猎部族鄂伦春人辈辈相传的对动物骨髓取食技术,即把新鲜的动物管状骨放置在硬物上,然后用石锤沿骨长轴进行连续的均匀砸击,当一面砸击完成之后,翻转骨骼在其对应的一面进行同样的砸击。对向砸击至一定程度后,骨管会自动破开为两半,就可以完整取食里面的骨髓。
▲湖北巴东店子头遗址发现的对向砸击取髓技术标本。受访者供图
从三峡到大兴安岭,从新石器时代到现代,狩猎部族鄂伦春人的取髓技术,竟然在相距遥远时间和空间的三峡地区找到源头,深刻实证了我国悠久历史文化永继传承的血脉关系。
在讲述重庆南宋府衙遗址微痕考古研究时,武仙竹介绍该遗址发现了我国考古中唯一一批鸿雁骨骼,并且发现了宋代人“弋射”狩猎生产证据。金元时期诗人元好问《雁丘词》“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的千古名句,就是诗人目睹一只鸿雁被弋射落地后,其伴侣不愿独生,以头撞地而死、伴随伴侣身边的动人场景。
▲北京读者在首都图书馆参观“微痕考古的神奇发现”展览。受访者供图
此外,武仙竹还从微痕考古分析的角度,介绍了涪陵白鹤梁遗址从唐宋以来石刻石鱼的各种雕刻技术和石鱼种类的生物学研究等等。
学术报告结束后,一位期刊杂志社编辑留言:“这个讲座使我深深领略了三峡文化的悠久历史和神奇魅力,学习到很多微痕考古知识,给自己的编辑工作带来很多感悟、灵感,希望以后更多地了解三峡考古和三峡文化。”
原文链接